[置頂] 徵求贊助者!(0802更新)

出發日期:2011年8月11日
完成日期:2011年8月31日
共計日期:20天
環島經驗值:0
爆胎次數:0次
驕傲的事:攻蘇花成功!
最丟臉的事:∞次
摔車次數:至少有5次!(印象中)
推車次數:∞次
夜騎次數:3次
雨騎次數:壽卡之後每一天
抽筋次數:0次
屁股痛次數:0次
受困次數:1次(草埔村)
經過里程:超過1,000公里(迷路再算進去就不得了了)
遺落的東西:背心一件,手套一只,水瓶一個,空罐子一個。
負載物品:衣物兩套
12"筆電一部(基隆時寄回台北)
Sony單眼一部(墾丁遇颱時,寄回台北)
簡單維修工具一組(扳手、挖胎棒、備胎3條)
睡袋一個(墊子在台北時,直接還給朋友)
A5本子一本,另一本蓋各地局章或店章(竟然不夠蓋.....)
藥物一袋(止痛藥、綜合維他命、胃藥、貼布……幾乎都是各介提供)
手機、GPS及充電器,3號及4號充電電池及充電器
身份證、健保卡、提款卡、家裡鑰匙
雨衣一件(最後才買的)
水果刀一把(路上軍人送的)
運動飲料及水維持三瓶,約1,500c.c的量(不時會掉在路上)
風鏡一副(遮陽+黃片)
頭巾4條(路上掉了一條黑色的)
車鎖(後來也壞了)
食物(多半是OREO)
腿束2雙
塑膠袋數個
防曬乳液一瓶(後來根本沒用)
……忘了!
來電最多的人:布丁大哥(他真的超擔心我,又很鼓勵我,誰告訴我一下什麼布丁好吃?回禮用。)
被取笑次數:∞次
問路次數:∞次
想撞牆次數:∞次
遇到網友次數:至少2、3次
與車友相遇次數:沒有計算。Allan、大漢、法本、e-ma車隊、01車友……
遇見外國人次數:一次日本人,一次大馬同學,一次法國人
喝酒次數:1次(草埔村,和浩恩及志明)
遇見救難隊次數:1次
遇見奇人:好多……(畢勇,我真的不知道你這麼會唱歌!)
借電次數:∞次
拿過最特別的東西:手環一個(向法本要的)、美式胎適用車燈(蘇澳林先生送的)、水果刀一把(駐軍於蘇澳的軍人送的)……應該有忘記的部份!我再想想!
吃食情況:幾乎沒在吃正餐,都蘭包子算很特別吧。還在警局吃泡麵和花生之類的。
住宿情況:休息過一次(爆貴),住宿過一次,剩下真的連路邊都在睡
道路救援次數:1次(感謝大漢同學熬夜相救!吃問他就對了!)
收到加油數:∞次(怎麼會有人車上用放送頭?)
羅曼史:大家都騎太快,而且不然就是逆向……
想到再補吧。謝謝各位!我回來了!等收到朋友寄回來的相機,到時就可以補照片了。呼~

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

[置頂] 徵求贊助者!(0729更新)


[置頂] 徵求贊助者!(0729更新)

歡迎各方贊助者無料贊助。
另外,關於「有料贊助」方面,請利用留言,將會與您聯絡。謝謝。

需要項目:
1、舊式鐵製單車後架
2、飛輪8速或9速(取消這項改車計劃)
3、前後車燈(可拆式)
4、新的700c內外胎,及鐵氟龍剎車線、剎車皮
5、安裝工作(因為沒有工具箱)(自己DIY)
6、筆電需要無線網卡,上網貼文用,若您有在綁約中的可以出借,請與我聯絡。
7、睡袋一個,便宜又是您家中用不到的最好。(已徵到)
8、詳細的台灣地圖一份。
9、馬鞍袋、後袋。(已徵到)
10、防水碼錶
...................隨時有可能增加。但本人體重會減輕.........

將由台北出發,走順時針方向。預計行程將是10天至14天。約在8月第一個禮拜出發。

贊助者請提出您的需求,以便考慮謝謝。

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

[置頂]單人單車環島

出發日期:2011年8月11日
完成日期:2011年8月31日
共計日期:20天
環島經驗值:0

爆胎次數:0次
驕傲的事:攻蘇花成功!
最丟臉的事:∞次
摔車次數:至少有5次!(印象中)
推車次數:∞次
夜騎次數:3次
雨騎次數:壽卡之後每一天
抽筋次數:0次
屁股痛次數:0次
受困次數:1次(草埔村)
經過里程:超過1,000公里(迷路再算進去就不得了了)
遺落的東西:背心一件,手套一只,水瓶一個,空罐子一個。
負載物品:衣物兩套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2"筆電一部(基隆時寄回台北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Sony單眼一部(墾丁遇颱時,寄回台北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簡單維修工具一組(扳手、挖胎棒、備胎3條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睡袋一個(墊子在台北時,直接還給朋友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5本子一本,另一本蓋各地局章或店章(竟然不夠蓋.....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藥物一袋(止痛藥、綜合維他命、胃藥、貼布……幾乎都是各介提供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手機、GPS及充電器,3號及4號充電電池及充電器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身份證、健保卡、提款卡、家裡鑰匙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雨衣一件(最後才買的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水果刀一把(路上軍人送的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運動飲料及水維持三瓶,約1,500c.c的量(不時會掉在路上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風鏡一副(遮陽+黃片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頭巾4條(路上掉了一條黑色的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車鎖(後來也壞了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食物(多半是OREO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腿束2雙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塑膠袋數個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防曬乳液一瓶(後來根本沒用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……忘了!
來電最多的人:布丁大哥(他真的超擔心我,又很鼓勵我,誰告訴我一下什麼布丁好吃?回禮用。)
被取笑次數:∞次
問路次數:∞次
想撞牆次數:∞次
遇到網友次數:至少2、3次
與車友相遇次數:沒有計算。Allan、大漢、法本、e-ma車隊、01車友……
遇見外國人次數:一次日本人,一次大馬同學,一次法國人
喝酒次數:1次(草埔村,和浩恩及志明)
遇見救難隊次數:1次
遇見奇人:好多……(畢勇,我真的不知道你這麼會唱歌!)
借電次數:∞次
拿過最特別的東西:手環一個(向法本要的)、美式胎適用車燈(蘇澳林先生送的)……應該有忘記的部份!我再想想!
吃食情況:幾乎沒在吃正餐,都蘭包子算很特別吧。還在警局吃泡麵和花生之類的。
住宿情況:休息過一次(爆貴),住宿過一次,剩下真的連路邊都在睡
道路救援次數:1次(感謝大漢同學熬夜相救!吃問他就對了!)
收到加油數:∞次(怎麼會有人車上用放送頭?)
羅曼史:大家都騎太快,而且不然就是逆向……

想到再補吧。謝謝各位!我回來了!等收到朋友寄回來的相機,到時就可以補照片了。呼~

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

單人單車環島-事前準備軟體

軟體?這個說法是有點不好理解。

1、心態上的調整
有一部份,應該會是在路上一邊調整,特別是第一次環島的人。這裡提到的辛苦內容,可以想像它,但真實感受它,是完全不一樣的事。好的部份亦然。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環島,心裡總是會想完成它。關於蘇花公路段,這一段路,我多半還是建議還沒上路的人搭火車,而不是騎過去。這段路的不確定因素較多,隧道就這麼大,有些還超過1公里長,像是對密閉空間有障礙的人,就絕對不建議騎過去!加上,還要與大車、小車爭個「一席之地」,為了安全不騎這段,也不算什麼不對。法本同學只是已經騎到一半,他沒有退路了!

如果天不從人願地發生什麼令人「必須」放棄的情況,最好也能好好調整過來。當然,這種情況,最好是不要發生!我的擦傷到現在還有些痂呢!

2、請在身體狀況允許下環島
這不是說,只有頭好壯壯的人才能環島。以環大島而言,幾乎都是沿著海岸線行進,累積下來的公里數,幾乎沒有不破千。換言之,要能較為順利地騎過這超過上千公里的路程前,最好在身體可以負荷的情況下進行比較好。或是,也許長期有些不大不小的毛病,但是還可以控制,也可以。還是那句老話:千萬不要勉強自己!

3、不要過度期待
大致上,會聽到許多人說,環島是為了完成夢想。就懷抱著沒有任何特別追尋的個人而言,說是夢想,有點放大了環島這件事。也許,這不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。也有人會憂心,甚至害怕。當然也有人是由於天生某些困擾而無法環島。如果懷抱著「說不定是一件很無聊的事」,或是什麼也沒想,這樣的話,不論什麼人,大概都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故事吧。

你也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夢想,不過,期待愈大,收獲未必與期待成正比!

3、住宿選擇
像我這麼任性在環島的人不知道有多少?應該不多吧。一般還是會選擇民宿或是便宜的旅館之類的地方。這是指既不高級,也不像我的環島方式。如果不是事先安排的話,當地一般也可以尋問得到住宿的地方與價錢。不要以為民宿比較便宜,有些民宿一晚可是破千,比旅館還貴!甚至休息的價碼也不便宜,等同於便宜旅館1~2晚的費用。為什麼?看中的就是路上都沒地方可以住啊!

警局還是單車環島的好朋友之一,哪裡的住宿便宜?他們可以告訴你一些資訊。我還聽過一位警察先生還可以幫人提供非常便宜的拖吊服務,當然這是給汽車用的啦。有時候,當我在便利店門口發呆,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時?還會出現開車的路人停下來,告訴我哪裡可以住宿。(我不認識妳,但我謝謝妳!在蘇澳遇到的小姐。)

到東部的住宿,便宜的可以300元一晚,簡單的盥洗用具最好自備,這只是個讓人可以有床睡,可以順便洗衣服的地方,想要高級的飯店服務,請繞道而行,比較有機會找到。有的民宿老闆還會告訴你,哪邊的警局可以過夜,這樣還可以省下一晚住宿費。有沒有很感人?(感謝礁溪的石先生!還有熱情的警察先生,謝謝你們!)

台東市也有民宿,是價錢算是合理的約400元台幣左右,我有問到350元一晚的。不過,要繞進去。(感謝台東克勞蒂先生推薦!)

目前當然又加上位在台9線,環島路線之一的「阿飛的日本厝」,目前試住價是300元/人。經過的人當然可以去看看阿飛,住住日本厝了!

4、單人、雙人或是結伴成隊
以這次的單人單車環島來說,連Mp3 Player都沒帶。沒帶是對的,因為用不著。一邊騎車一邊還要注意路況,聽音樂是不正確的,它可能影響你的判斷。但是我不覺得無聊,是因為每天還是接觸到不同的人。連朋友都會抱怨,每次都在那邊「車友說」。路上也會遇到一個人環島的,像是法本或是大翰同學,我沒問他們為什麼?倒是有其他人反應,要找到適合的伴,程度相當,一起單車出遊並不容易。所以一直沒成行。(後來,才知道這也是不能成行的理由之一。)有人已經有固定的練車伙伴,當然有比較好的默契,也比較清楚彼此的狀況,非常適合一起出遊。(也有協力車環島喔!)

成隊環島,最好還是其中有些是較具經驗的車友會比較好一些。隨時要注意的事不少,光是4、5個人成隊,就有4、5個人的情況,要是沒有規劃好,鬧意見的可能性或是出狀況掉人的可能性不低。(曾經看到有人遠遠被丟在車隊後……。)

單人的自主性高,但是什麼都要自己扛。當然車友或是朋友會給意見,可是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自己手上,並不在他人手上。迷路也是沒辦法的事。台灣的路標也沒做得很好,第一次騎沒迷路的,肯定功課做得不錯。

5、承擔自己能承擔的
其實只是一種態度,上路之後吃苦是一定會有的,對自己或對許多事難免會有些抱怨。回頭想想,自己做的選擇,不能怪別人,還是要靠自己完成。挫敗的時候、難過的時候、餓到沒力的時候、睡眠不足的時候、很長一段路還遇不到補給點的時候、路況不好的時候……可以說得出來的困擾多得不得了。承擔自己受的住的,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。甚至,可能是堅持到最後的唯一意志來源。

以我自身而言,雖說不顧一切地露宿在外,在便利店外(裡)睡著,在加油站洗著不長的頭髮和衣服(2次。一次花蓮,一次台東。),這種看似拋下自尊的做法,說不定有許多人不認同。不認同的,也有不認同的想法和做法。在我當時的處境下,那是我的選擇,也許有些路人會投以異樣的眼光,我只是做著當時認為該做的事,被許可的事。若真要對異樣的眼光感到不自在,那不自在的機率是,非常高!

6、女生的話題
這部份也不是排斥男孩子,所以,心臟強的男孩子還是可以參考著看看。因為接下來,我們要上健康教育課!聽聞,有些男孩子會以衛生棉墊在泳褲裡,當作車褲。雖不知道其真實性為何?假設是的話,我希望他們是自己去買,不是偷女朋友或太太的來用啊!環島活動最好算算時間,避開生理期的不舒服!這點還是奉勸各位女性車友注意一下比較好。特別是,不知道為什麼,許多女孩子總是在生理期(或稱「周期」)時,會感到非常不舒服,甚至痛到叫救護車的情況愈來愈多。能夠順利避開的話,在騎車的時候,比較輕鬆一些。

有人會選擇事前到醫院打排卵針,將周期往前移,以配合環島時間不受干擾。有的人則會選擇周期過後的時候出發。有的人,會剛好因為卡在一個不確定是不是會遇到的情況,就賭一把地上路。我自己的經驗是,有運動習慣的人,經痛機會小於平常不運動的人。(那妳想不想騎單車?)單車不是唯一的運動,但是一路好睡、好起的我,真的沒有感覺到周期上的不舒服。雖然,原本是將日子排開,如同大家所知,騎了20天,還是有遇到,而且真準時。

車褲其實會讓我覺得不是那麼舒服,但一般的短褲對於許多女生,應該有一種不安全感。好,我們其實有一項產品,說它貴,也未必貴到不行,體積很小,方便攜帶,又不會佔據太多空間。那就是:衛生棉條! 它是會令人感覺使用習慣上明顯改變,但是想想,許多運動選手也使用,它應該有一定的方便性。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方便的選擇。也不太影響和平常一樣的騎車穿著方式,加上心理上的重心是放在騎車或看風景,相對地比較不容易留意到差別。雨天也可以照樣使用的東西。

再來,如果騎的路線明明知道補給點不多,遇到有機會上洗手間時,感覺到了,還是去一下比較好,在路上憋著,可是一件很糟的事。(怎麼好像遇過的樣子?)是的,我遇過憋得很難過的情況,而且還遇到原本提供洗手間的便利商店(某家7-11)店員,硬是聲稱沒有。再往下,也不知道多遠才有下一個點可以解決這個問題,加上在市區……。過了一陣子,便利商店的店長終於出現,但是店員為了怕被罵還當著我的面說謊,聲稱自己只是依規定行事,又告訴別人她沒有拒絕這個服務。說真的,我不是想為難妳,我不是不得已,我也想去五星級的洗手間啊!偏偏這個鎮只有你一家提供這個服務,既然店長也說有,妳硬要說沒有,事後又辯稱沒有這回事。真的,我一點也不想喝那杯「和氣」咖啡!

大家一定不想遇到這樣的事吧?那就不要死硬去憋了! 荒山野嶺求生,你會用得到草地和一些遮蔽物的。

7、食物
我選的是OREO,只是因為它的熱量和輕便性。配上稀釋過的運動飲料,蠻容易入口。有人選擇巧克力,那要考慮一下它會在大熱天裡融化的情況。布丁大哥說的羊羹,屬於一種快速補充醣份的食物。帶什麼是隨人選擇,只要是輕食,方便隨時在餓之前補充,都是方便的食物。

另外就是忌諱在運動完之後,馬上來一瓶冰涼的飲料!這點在出發前就深受其害的我,真是記憶深刻!你的身體正在快速地運作著,它在散熱,一下子被澆息的熱,只會讓身體變差而已。不要以為運動員都真的把那些冰涼的水一口氣喝下,許多運動員只是在用涼水潑身身體來降溫,而不是把冰的飲料喝進去。另外,有些格外自制的運動員,甚至完全不喝冰的飲料。一來是飲料中的成份,二來是冰的飲料對於心肺功能的傷害。

8、冷氣房
有時候,我真的認為台灣的冷氣真的不需要調到那麼冷的程度。外面是37度多,室內溫度卻只有20多度,直接落差是10幾度。除了耗電,還有就是進出便利店時,有些人會因此而感到不舒服。同上,因為身體還在排熱,毛細孔是張開的,這下冷氣一來,毛細孔會自動調節,排熱效果又降低了。所以,一般我還是坐在戶外,只有少數是坐在室內。路還很長,沒有必要讓自己回來之後又是感冒,又是中暑的。多划不來啊!我又不是大法師當中的小女孩,所以也無法自己刮痧,這種困擾……。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。

9、安全
怎麼會到第9點才提到?不然,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看一半?(心機真重)最好還是有車友,或是朋友知道你每天的位置在哪裡,或是報平安的方式。這是自我保護的方式,特別當你是單人的時候,會遇到的狀況也許不會像我這麼光怪陸離,但是,最好還是有聯絡的管道可以告知人是否平安?在哪裡落腳?遇到情況也可以有個詢問的管道。說是單人環島,需要他人協助的情況那麼多,但是需要他人協助時非常多,最後,也許是一句「謝謝」,而一點也不孤單啊!

單人單車環島-事前準備硬體

1、單車
不用說,單人單車環島不是用單車,那用什麼呢?可是,也有人在想,什麼車適合吧?應該也有人在想,沒有單車,不知道選什麼樣的單車適合吧?我是新手,該怎麼選?很多年沒有騎過單車,對於目前的單車不太了解,怎麼辦?許許多多關於單車的問題,好像都在網路上找不到答案似的。因為,選擇太多!

         a. 新單車:選擇性最多的一種。可是分為許多材質、尺寸、規格,有分客製化與成車。老手也未必真的了解自己全部的需求,成車還是一項不錯的選擇。好的車店會讓你好好試騎,會知道你的感受,有經驗的老闆會給你比較中肯的建議,特別是如果你說明你單車的用途是用來環島,而且將來平常會騎。你會得到比較具體的答案。但別忘了,不是每一家單車店都是適合你的,也許你得多比較。上路之後,你會知道事前的功課雖然很累人,但是值得。(這題好像應該請其他車友回答吧?)

         b.二手車:例如我的「群青」是部二手車。說真的,一開始我跟它真的不熟,太久沒騎車的結果就是,二手車的功課做得七七八八,但心中還是不確定,這是不是你要的?它可能是一部蠻新的二手車,也可能是一部像「群青」一樣的老鋼管車,各自有各自的擁護者,決定權只在你身上,預算也是你的考量。選擇「群青」只基於非常基本的理由,就是「我騎過類似款的單車」,這樣的經驗值或許不足,但至少會讓我比較容易進入狀況。在價錢方面,比較的時間會花比較多。但不變的是,你得試騎過才算數!打開你的感官,盡量去感受單車的反饋,再決定。不要倉促決定。不同的二手車,最好也做好保養單車的功課,因為它不是一次性用品。

         c.租單車:這是個方法。它的費用稍高,一次性,你騎的是店家為你準備的環島車,配備上未必如你所需,但是它就只是為了讓你有一個環島的機會。費用上,網路上最簡單且許多人知道的即是「捷安特環島單車租借」。也有一些店家提供這樣的服務,有不同的車款可以選擇。或許就在你住的地方附近呢!價錢也不一樣。


2、工具
別以為買(租)完單車就完成了。你永遠不會知道路上你的輪胎會為你服務多久?路況隨時在變,我去的時候,和現在出發的人一定是不一樣的。為什麼?因為台灣常常在挖路啊!加上可能有一些可能造成危險的東西出現在路上,例如,碎玻璃!最好還是有簡單的工具,足夠讓你在路上換胎。以下是我自己帶的東西:

        a. 挖胎棒:不用說,三支一組。不一定名牌最好用,我覺得我的也挺好用。因為買的時候,車店的老闆也是車友,聽他的說明之後,也看他用同樣的工具在換胎。確實沒錯,後來自行調整的時候,蠻好用。連水壺架都是老闆推薦的!真是感謝中永和(胖葛,究竟是哪裡啊?)一帶車店老闆的真心推薦啊!記得要練習,這樣在路上有需要時,可以很快地完成這個不想遇到,但你已經遇到的任務。

        b.需要的扳手:「群青」因為沒有快拆,所以需要的扳手數是比較多一、兩支。有快拆就不用嗎?也不是。總是有些小零件是你可能需要鎖緊,或是鬆開的時候。例如,我的後貨架就需要小微調。最常有的事,我的前車燈光是用手還真難鎖得夠緊的感覺,讓我有點怕車燈摔壞。每個人的需求不同。帶的工具也不太一樣。好好端詳單車,騎個幾次,看看有什麼是可能會用到的工具,帶著吧。寧可備而不用,好過於荒郊野外求救無門!

        c.電火布:就是水電工常常會使用的絕緣膠帶,五顏六色,任君挑選,真是方便!這個用來作什麼?在你以為不可能的時候,它常常會出現扮演還不錯的堅強角色。例如,我的輪框襯帶實在是太薄弱了,不加強的話,有可能在我注意不到的時候勾破內胎,那就好笑了!所以,趁著在台北的時候,我把準備好的電火布拿出來,貼上,完成襯帶補強的工作。是有高壓襯帶,但是,價格相對較貴,其實坊間的車店老闆,也會用這一招來處理襯帶的問題。記得要用厚的電火布,比較實在。而且,它的用除之廣,只是我懶而已啊。(請參照:20091212 東京、箱根5日自由行 (Day1~3))手把帶沒纏好,或是有點脫落時,這也是個不可多得的工具啊。其他使用方式,請自行想像。我有帶啦。


3、備胎
「群青」的美嘴胎還蠻好的啊!這點真想強調一下!被人說法嘴胎比較高檔時,總覺得怪怪的。而且,美嘴內胎還可以在充氣嘴上裝上燈泡,渡過黑暗的隧道,增加安全性。沒什麼特別不好。最近還遇到有人法嘴胎的針竟然會被拆到充氣的針跳掉,還真是「跳針」了!備用的內胎也不用多,真的1、2條就夠了。備用的外胎,基本上不太需要再帶。原因?如果外胎也壞到不得不捨棄的情況,還是好好地快點尋到最近的店家再換吧。要壞這麼大,絕對不是發生什麼好事。

4、前、後車燈
平常在市區時,常常會看到有些人是不裝前、後車燈,當然也有很認真教小孩騎車的父母,甚至會停下來,請小朋友檢查自己的前、後車燈。然而,不要忘了,市區還算是亮度較高的地方,而不是荒效野外,也不是黑洞似的隧道!後燈可以準備2個,前燈準備一個亮度夠的。為什麼後燈要2個?一個壞了,還有一個在為你警告後方來車;另外就是,如果你也夜騎,它可以讓你更明顯。在北宜夜騎的時候,我還一度把其中一個車燈別在身上,告訴後方來車「我在這裡」。進到隧道之後,通常我會換成一個在外側。因為單車不太需要去搶道吧?但是因為「群青」載的貨比較多,所以我會取其一別在外側,提醒後方來車,我的單車有點大,請不要壓太近啊。

5、安全帽
很多人是不戴單車用的安全帽,這點路上看看就知道。不過,基於本人摔車的經驗,雖然腦袋是沒怎麼樣,但是還是戴一下比較好。不一定要貴到不行,但一定記得要合你的腦袋啊!也許你真的覺得不需要,它也不防曬(安全帽好像不是防曬用的東西啊),戴起來又不習慣,但是,如果你都願意買個保險,為什麼不為自己買頂安全帽呢?摔車可不是好玩的事!

6、手機
沒有用手機的人並不少。但是,路上狀況多,遠水是救不了近火,可是你怎麼知道遠水那端,可不可能為你找到比較近的火呢?(這是什麼文句啊?)就是,租也好,帶個手機以備不時之需,它不是用來聊天,它是用來聯絡。有什麼狀況或是問題,說不定有就近的車友可以協助,或是你可以問到一些可能有幫助的資訊。假如像我一樣以為可能會被土石淹沒時,最後發話處,有可能是被挖出來的地方……。這麼想,就簡單得多了。

7、身份證與健保卡、提款卡
不要仗著自己八字硬,認為一定不會拉肚子什麼的。路上也有車友在環島途中感冒,就算有醫院,沒有健保卡,那就大鈔多帶一點。這實在沒道理,不是嗎?一張小小的卡,好過於一疊厚厚的鈔票啊!身份證,同手機,識別用。加上如果常常會補一些未滿18歲不該買的東西,你又滿18歲,還是會有機會亮一下。另外,如果你也住警局,可以證明你登記的資料是正確無誤的。就像我常常記不清楚自己的地址,還是得拿身份證出來抄一抄。身上不要攜帶大筆現金,提款卡,不會加重你的負重太多。

8、日常可能的藥品
頭痛?中暑?胃覺得怪怪的?不小心擦破皮?起水泡?我都遇過。乖乖地帶著藥包吧。不用帶很多,一般人會騎個7、8天,多數也很少像本人騎到20天,所以夠用就好。衛生紙及濕紙巾也歸到這一類吧。覺得騎得有點困難,真的不舒服,請務必停車休息,不要認為再一下下就到了。這種不幸的事,警員先生也處理過,也許對你的心理上來說,再10公尺就到了你會休息的地方,可是,天知道你的身體正在炎炎夏日,外加運動的情況下提出什麼樣的反擊?有人因此送了性命,這可不是亂說的。覺得不可以的時候,就順勢或趁勢停下來,不要再勉強自己。

8、塑膠袋
大、中、小,不同尺寸的塑膠袋會派上用場的。它除了為你帶的東西分門別類地放之外,如果你的馬鞍袋是簡易防水而已,這時候,它就派上用場了。可以先將沒有保護好的地方先蓋住,再來,就可以邊走邊找個可以躲雨的地方,而不用慌慌張張地擔心東西淋濕而損壞。還有,不該亂丟的垃圾,可以打包起來。

9、頭巾
頭巾這東西,我不確定要推薦。有的人就是受不了那種悶熱感,但是我早就習慣了。一般車友如果包得很緊,打算用「打包」取代防曬,頭巾至少也要帶個2條,一條是頭上,吸汗用,另一條是包在臉和蓋頸部防曬,加上車衣、常被取笑拿來擦鼻涕的袖套、手套、長車褲、車鞋……。林林總總,也包得夠緊了吧?不太會曬得像我這麼嚴重。(整個放棄防曬,穿著短褲和T-shirt環島的人)防曬乳有時候不太夠力,除了要補很不方便之外,另外就是真的一身都是熱汗時,我確定我看到汗水和防曬乳浮出皮膚表面……。

10、衣服、手套
個人的粗魯經驗是,身上一套,備用一套就夠了。選擇易乾的排汗衣褲,即使遇到陰天,前一天洗的沒乾,掛好在車上,也會很快就乾了。一定要車衣、車褲嗎?看人。我的車衣是借來的,算好用,因為夠明亮,夜騎還有反光效果。有口袋,撈簡單的東西方便,不用再開馬鞍袋,或上管車袋。車褲就見仁見智了。有些老車友反而會提出,這樣是不健康的穿著,但也有非常堅持不穿屁股會很痛的理由。布丁大哥說,他是痛了三天,之後就沒感覺。我是從第一天就沒有這種感覺。鐵腿狀況也沒有,倒是有膝蓋覺得痛到不行的感覺過,後來當然是停車休息。騎壞了身體,後面就沒得玩了,不是嗎?手套我沒帶,但是手確實有長繭,也有痛到甩手,結果又動到手腕舊傷的笨情況……。戴手套也沒什麼不對,只是價位落差頗大,大家自己斟酌。

11、防風鏡
這是另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。有些人在烈日下騎車,也一樣沒問題。可是,我有一些畏強光的問題,防風鏡也就在我的清單裡了。除而遮烈日光線,黃片在某些時候,確實可以強調別的光源,讓人避開一些可能性的危險。若是傍晚,遇到小蟲飛舞,快速的大家有可能可以因此避掉這些小昆蟲飛進眼睛的困擾。至於型款,戴了舒服比較重要,功能依大家需求即可。

12、隨車打氣筒(瓶)
現在蠻方便,各種選擇都有。不過,個人經驗是,真的要親手打打看,否則,你不知道自己的手會痛到什麼程度?或是,壓到快沒力了,氣還沒充到該有的氣壓度。路上許多便利店都會提供美利達的打氣筒,這點是方便。總是要以防萬一,所以我還是有帶,路上還真的用到了。荒山野嶺,沒有店家,只好在路上乖乖打氣。用便利店的經驗是,我整個人都懸空壓在上面,還是無動於衷的打氣筒,真是讓我哭笑不得。

13、記得最後的單車檢查
也許你不是那麼懂車的每一個零件,但是你可以請懂的人幫你確認,單車是否可以安全上路。環島一趟,破1,000公里,非常正常,特別是環大島的人。像是煞車零件是不是該換了?有沒有哪裡需要小小微調?這些還是交給專業的來吧。當然,如果自己就是專業,另當別論!可是,環島的人通常不是對單車各部非常專業的人居多,為了安全上路,不要動不動就有什麼或大或小的問題,出發前,請記得檢查並調校好車況,再出發。就像開車一樣。


沒提到盥洗用具?因為本人經驗實在不適合用於一般人。我的盥洗包是,肥皂2塊,一塊洗澡,一塊洗衣服。洗澡的部份,是一塊從頭洗到底,洗衣服的也不用帶太大塊的水晶肥皂。用不完的!牙刷和飯店常有提供的牙膏,牙粉也可以,因為不重。其他的保養品,只有小瓶乳液偶爾會用,平常有機會梳洗的話,直接就想奔向睡袋了。有時候,確實也有真的沒有梳洗的機會,雖然忍字頭上一把刀,想想,一路這麼累也沒怎麼樣,總是汗流了又乾,乾了又滿身大汗,一天不洗比起白天的辛苦,不如找個地方睡比較實在。毛巾,是小毛一條。

既期待,又怕受傷害的單車環島!

環島相關的部份,差不多也進入最後尾聲。

不只是女孩子,也有許多男孩子雖然平常也騎單車,練就一身好功夫,但是對於環島,仍然抱持著「既期待,又怕受傷害」的心情在看待。這次路上遇到的女孩子不多,即便有,十有八九都是有伴,或是跟車隊相伴而騎。真正一個人的,好像只有我一個而已。加上選擇的方向和多數人不一樣,更是減少了遇到同路女車友的機會。

之後,有時候會看到網路上有人說「我已經是個30多歲的大叔,環島該注意什麼?」,或是「新手(或女生)應該挑選什麼樣的單車環島?」諸如此類的問題。也有那種,暗示性在說環島,卻說邀人陪騎的人。或是,搞不清楚環島,但又沒把功課做個大概,也沒有向車友探聽,就問出聽起來頗令人感到困惑的問題。

如果是女性車友,非得給個建議的話,還是不太贊成一般的女孩子以我的方式環島!我在否定自己?不!正是因為經過單人單車環島之後,才會明白,也許騎車的是一個人,但是路上需要求助的時候是無限多啊!不僅如此,遇到令人覺得心驚膽顫的時候,也不是沒有。傻傻地夜騎,還有可能遇到奇怪的人尾隨,搞得神經兮兮。經過的卡車司機算是客氣的了,房車及紅牌重機,有時候會突然地為了超車,而殺到面前,閃過去之後,只有一個念頭:再怎麼樣,也不想跟這種人陪葬在一起!

然而,要找適合一起環島的伴,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這點我也承認。

至於年齡的問題,相信只要平常有練車的人,幾乎不是太大的障礙。人家快60歲的人都還在騎傳說中的三橫一豎,40歲的應該也不能說什麼年紀太大吧!

不論是什麼樣的人想去單車環島,最想給的一句話,其實是布丁大哥提醒我的,就是「不要過度勉強」!留得健康在,才能好好完成環島,不是嗎?

環島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。前輩們說,當你環島過一次,你就不在是原來那個自己,還會有下一次。我不確定這是真的,因為還沒有下一次的打算。然而,每次再騎上「群青」出門時,總有一種「這次又要往哪裡去呢?」的感受,那種「上道」的記憶,還留在身上,甚至還不敢相信,就這樣回來了!在便利商店看到OREO及運動飲料時,還有點想伸手拿的小小衝動……。有時候,在路上見到穿著著車衣的人,也會突然想揮個手,完全不像是個回來已經20天的人。

這兩天看到跟車友的合照,還會想起,正是那樣,那天跟誰遇見了,和誰拍下了合照,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,後來我們又分別騎到什麼地方……。遇見你們真是太好了!那天真是開心啊!好像該來開個環島島同學會之類的。當然,應該不會有這種事。

在你的心裡,是否有個聲音小小地、輕輕地響起,告訴你,去環島吧!如果有,那你可以開始準備了。

請見下回分曉!

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

過高雄而不入


今天找到的影片,地方:高雄

雖然布丁大哥聽聞,我冒雨騎車,還在雨天夜奔,大大讚我進步不少。可是,實情是……

各位啊!這只是一小段我休息時,試著用2呆拍下的雨景啊!這種天,不是我在說,全身淋得亂七八糟,光是想著努力衝破這段雨路,就覺得很挫敗。不僅如此,不時有強陣風吹得我晃來晃去,還會飄移軌道,心中不由得浮出:我在幹嘛?

雨隨著愈是靠近台南,愈是強勁。既不知道南瑪都颱風的路徑與情況,也不知道其他地方的災情程度,只能往前騎而已。被說「少年仔,不錯喔!」(請用台語),真的問心有愧。因為我這個「少年仔」只是不得不騎下去,想像逃離墾丁般地逃離颱風的影響,完全不是什麼激昂的鬥志。幾乎沒有鬥志,還在路上喃喃念著,為什麼要選這種時候啊?哪個雨男的原力這麼強?竟然可以擊敗陽光美少女的晴朗原力!

騎到台南,真的是一種運氣。還有摔車的記錄。身上穿著布丁大哥的車風衣,濕透不用說,在能見度極差的路況下,除了後燈,至少還有幾條反光條,可以告知後面來車「有鐵馬正在你前面啊!減速!」。然而,說也奇怪,雨愈是大,開快車的人總是愈來愈多,甚至就是故意把積水濺到單車騎士,或是機車騎士身上也無所謂,就是沒有減速這回事。

這就是為什麼,話說地圖是一條線,真實在面前。面對這樣的雨,甚至更大的雨勢,除了因為淋雨而感到深沉的寒意,剩下的東西只有薄弱的意志。即使,聽到再往前騎,會比較熱鬧,比較接近可以補給的地方,要提起勇氣繼續往前,完全只是不得已。誰也不想在這種天氣下騎車啊!被強陣風吹倒之後,又要費很大的力氣再把單車扶好,繼續往下騎。

為什麼不穿雨衣?如果汽車都開始開起霧燈,能見度不到幾十公尺,光是一個後燈(另一個已經因雨接觸不良),實在令人擔心後方來車是否可以看得到前方的單車?另外,雨衣還會使得風阻變得更大,被吹倒的可能性更高!還有頂多是上身不會太快淋濕,並不表示不會淋濕。怎麼想,還是穿著有反光條的風衣比較正確。

由於在台南大姐提供的宿舍待了一晚,再出發時,已經是白天,雨勢也較前一天小一些,才考慮買件雨衣穿上路。有人說,西部怎麼完全沒介紹?首先,雨天,能停留的點不多,能看的景不多。再則,台1線上,從白天騎到傍晚,才到嘉義,雨時大時小,連個雞肉飯也不想找了。(對不起,雞肉飯!)看到民雄的包子,也不特別想吃。(對不起,包子!我透過朋友吃過了!)就這樣一路上行……。

很難形容看到彰化時的興奮。雖然是接近午夜,心想,只要再努力一點,就會到家了!只要再努力一點!路上的機車道時不時被白天風雨打得凌亂的鳳凰木的枝、葉、花朵覆蓋,非得閃到進快車道不可的情況也有。夜間的公路上,再因為路上的障礙物而使得必須換胎,那絕對不是一件好玩的事。說不定,還會摔得更嚴重!為了保全雙腳與雙手,最好還是避開障礙。

誠實地說,我真的在往台南市區的路上,終於忍不住大叫出來。雖然手機一直響,我也知道它快沒電了。沒有遮雨的地方,也不能接。被風吹倒,又扶起車,試著前進。停在快速道路的路口,完全無法前進,只是立在那裡好一段時間,無法前進一步。不知如何是好,我開始大叫……。後面停著的那部房車,不知道是因為我佔用了車道,還是好心幫我擋車,總之,他停在我後方,使我處於比較安全的狀態。(我不認識你,但我謝謝你!)

等風稍一變弱,趕緊努力踩著單車往前進到台南市區。騎的時候,不知道為什麼,總是有一個聲音在旁邊迴響,叫我要加油!(完了,幻覺都出現了!)那個聲音一直叫著我的名字說:加油!對,這個方向,再往前進。加油!到那裡就能休息了……。

傳說中的傳說

一年一度的「夏日的BLOG傳說」已經結束,中秋之後,夏天真的過去了。但是,環島過程中,還有另一個「傳說」。

進到宜蘭之後,常常被人說「妳就這樣出來啦」,或是「妳一個人環島?!」這樣的話。不過,卻同時也聽說「曾經,有一個女孩子跟妳一樣」的說法。

關於這個傳說中的女孩子,一直沒有問到關於當事人其他的故事,只是斷斷續續會耳聞,曾經有一個女孩子像我一樣,帶著睡袋,一車行李,去環島。並不是最近的事,而是距今有一段時間,顯然這件事留給東部不少人深刻的印象。使人不禁想著,當時那個女孩子是什麼樣的人呢?她是懷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出發?從哪裡出發?經歷過什麼樣的事呢?是不是有著愉快的旅程?不論如何,都無法猜想。

曾經詢問過幾位車友,都不知道有這回事。或是指出來的人,都不符合。凡有訂房住宿的都不是,也不是個已婚者,年紀也不算特別年輕的一個女孩子,從印象中不斷淘汰之後,完全不知道這個人是誰?重點也許不在這個人是誰?而是,因為聽過好幾次,每次被說「好像以前有個女孩子也像妳這樣」時,會格外好奇那個傳說中的女孩子,也在意起來。

這個夏日傳說中的傳說,不知道會不會一輩子在我的生命中都只是個傳說?可能會,也可能不會。

那種感覺就像是,遇見一個長得和自己很像的人類似吧。明明知道不一樣的兩個人,不同的人生,不同的經歷,卻有著極為類似的外表。大概是這種感覺,可能面對面時,一句話也不會說,既不會特別打招呼,也不會問對方是從哪裡來?也不會問對方的年紀、身高、讀過的小學?以前住過的地方?只是剛好遇到一個和自己長得很像的人。

沒有很大的期待,也沒有一定非遇到不可。只是感覺,這個夏天的傳說中,原來還有另一個傳說,一直被人深深記憶著,應該不是一個不好的人,所以也沒有被說什麼壞話,單純只是在環島的女孩子。

應該不會是這位全身古著風格的女士,我想。